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比赛钢筋工决赛侧记(二)——“群英会”上故事多

  • 来源:
  • 点击量:39,794
  • 发布时间:2006-09-14
  • 分享到:
 建筑时报记者 孙贤程

 

     9月12日,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比赛移师浙江杭州的萧山举行钢筋工的决赛,这个被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称之为建筑工人“群英会”的赛事,实际上还充满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令人回味良多的画面。 

     雨中赛事兴未减
  从12日凌晨起,天气一直闷热的萧山区开始下起了绵绵秋雨,所带来的寒意让不及防备的人们常常会不自觉的打着寒噤。进入赛场前,参赛选手们不得不穿上组办单位提供的雨衣。而为了安全起见,组办单位临时取消了两项需要动用电动设备的粗钢筋比赛项目。那么这场“不合时宜”的秋雨,会给比赛带来什么呢?有几位选手的回答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一位来自西部省区的选手一边用手工弯折钢筋一边不无自嘲地与记者调侃到,平时干活一般都是我们出汗,今天那么多的“武林高手”比赛,轮到老天出汗了。在他身边、年龄稍长的助手似乎更冷静些,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比赛的条件好坏,对参赛选手来讲都是一样公平的,我们不会因此而怨言。
  虽然是在雨中进行比赛,但组办单位仍然在现场不断地播放着优美的民歌乐曲。如果稍加体味,仍然能让人感觉到音乐、大自然的雨声和着选手劳作声组合而成的一种别样的趣味。来自山西的一位年轻参赛小伙子似乎感觉到了这种美妙。当记者的脚步在他面前停留时,他停下了正在轻声哼唱的《康定情歌》说:如果平时的工地上也能放一些音乐就好了。

     出了赛场后的担忧
  12日下午2点30分过后,雨中的现场操作比赛已经接近尾声。在三三两两走出赛场的选手中,有的选手脸上仍然洋溢着兴奋。但也有不少选手脸上的表情多少有些遗憾、甚至是不放心(记者事后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比赛成绩都不错)。他们在担心什么呢?
  一位来自湖北的选手这样告诉记者,“从省里到公司里,所有的领导对我们的这次比赛都很重视,花了很多钱,很多精力。虽然他们一再跟我说只要尽力了就行,但我仍然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好一点的成绩”。
  福建选手游先祥告诉记者,他在厦门已经干了13年的钢筋工,虽然这个行当很辛苦,但凭着自己的技术以及手下十几位工友,每个月二、三千元的收入,仍然为家乡的父老和妻儿积攒了一些财富。他还告诉记者,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带来的,是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给的,也是他所工作的企业给的。他一直想有机会报答他们。因此,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绩,他肯定感到内疚的。
  更让记者感到震撼的是一位浙江的选手的话:“现在社会上有些总喜欢这样评论我们:“放下锄头,拿起泥刀”,虽然我不能肯定他们说得一定不对,但我觉得至少是不全面的。当然,口说无凭,我更想用事实来回答。这就是我特别看重比赛成绩的原因。”
  
    “希望明年还能参加”
  按照四部委通知的要求,举办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之一是加快提高建筑业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引导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建筑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明显感到,这个初衷确实得到了广大一线操作工人的欢迎。
  他们普遍感到,参加这个活动学到了好多先进的操作技能。来自云南的一位选手告诉记者,过去在当地一直以为自己的技术不错,省里的选拔赛得的名次也不错。这次真金白银地拉出来一比试,才发现真的是“山外有山”,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也有一些选手认为,现在可以真正展示农民工能力的平台还不是很多,职业技能比赛确实是很多农民工向往的大舞台。如果在这个舞台上赛出一点名堂,无疑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挂上了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因此,如果今年的成绩不理想,明年他们还是非常希望参加的。

×
关注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