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在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和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 来源:
  • 点击量:24,005
  • 发布时间:2009-11-26
  • 分享到:

 

(2009年11月25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今天在深圳市开幕了。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在本次论坛期间,同时举行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颁奖仪式,这是我国工程建设界的一件盛事,在这里对所有获奖单位表示祝贺!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辛勤奋战在建设工程质量工作战线上、为我国工程质量事业作出贡献的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建筑企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本次论坛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推进,工程质量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主管工程质量工作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促进和深化工程质量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程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切实增强做好工程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央领导同志一直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建设工程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其深刻阐述了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确保工程质量是所有工程建设者不可推卸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多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力领导下,在全体工程建设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程质量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工程质量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大批“高、深、大、难”的工程在质量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如青藏铁路、三峡水利工程、高达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奥运主场馆“鸟巢”、全长36公里的世界最长公路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工程高质量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一般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重大质量事故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质量通病治理成效明显,并涌现了一大批技术先进、质量精致的精品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我国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从1987年至今已连续评选了23届,共有1414项工程获得鲁班奖,这些工程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施工质量优良,集中体现了我国工程质量的发展和进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工程质量形势仍不容乐观,工程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如今年6月上海市“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13层楼房整体倒塌,前不久山东省烟台市汽车东站出现严重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都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工作的深层次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不到位”:一是质量意识不到位。一些地区和企业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质量第一的方针,不能正确处理加快工程建设与确保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对质量工作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二是市场行为规范不到位。由于市场过度竞争,企业诚信缺失,虚假招投标、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现象普遍,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随意压低工程造价、压缩合理工期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三是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存在漏洞,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质量责任不落实,特别是工程监理形同虚设的问题比较严重。四是质量监管不到位。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工程质量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一些监管人员违法不究、执法不严,起不到应有的监督执法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程建设呈现出规模大、难度高、周期短的显著特征,特别是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程质量管理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形势下,稍有麻痹,稍有松懈,工程质量就有可能存在风险和隐患,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危害,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所有工程参建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警钟长鸣、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把工程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形势的稳定,确保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提高我国工程质量工作水平
     工程质量工作涉及多方责任主体和多个管理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化,迫切要求加快制度和实践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夯实质量工作基础
     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调节各方主体责任关系、有效实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制度先行,注重建章立制,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确保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法规制度体系,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但是随着建筑业的深化改革和深入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主体和工程建设模式日益多元化,迫切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不断调整和细化各方主体和执法人员的质量责任,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夯实质量工作基础。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保险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质量责任,进一步合理界定工程监理以及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中介机构的责任,进一步强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注册执业人员的个人责任。
     (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各方质量责任
     确保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效执行,落实质量责任是关键。必须建立严格、合理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工程建设每个参与者都能各履其职、各负其责。一是要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要明确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以及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有关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工程各参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二是要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应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工程质量负监管责任。要规范和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和人员的问责制,对于在质量监管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其监管责任。三是要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工程各参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要按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无论其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三)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提高质量监管水平
     落实企业质量责任,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是重要手段。要结合形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质量监管方式方法,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提高质量监管水平,确保质量监管实效。一是要改进工程质量监管模式。逐步建立以质量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加大日常巡查、各类综合检查和专项督查的力度和频次,突出对质量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监督执法检查一定要认真仔细,看不出问题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绝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发现不了任何问题的检查,就是形式主义,只会劳民伤财,百害而无一利。对于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该通报的通报,该罚款的罚款,该降级的降级,该清出市场的清出市场,一定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让他们感受到切肤之痛,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法律法规才有权威性、严肃性,我们的监督执法才有威慑力,才能真正起到规范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效果。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要将工程质量现场监管与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资格等市场管理结合起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市场”与“现场”的联动监管,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建筑市场环境。要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和诚信评价标准,通过公告、公示进行信用惩戒和社会监督。
     (四)狠抓企业质量管理,增强质量保证能力
     企业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质量归根到底是企业干出来的,不是政府管出来的。作为建筑企业,抓好工程质量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狠练内功,全面增强质量保证能力。一是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要自觉认真贯彻有关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切实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狠抓过程控制,狠抓责任落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二是要做好人才保障工作。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强化教育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等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质量意识和整体水平。三是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既要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又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四是要积极提高创优能力。要充分发挥鲁班奖等优质工程的典型示范和创优企业的榜样作用,自觉提高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创优能力,创建出更多的技术先进、品质卓越、环保节能的精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认真做好新形势下重点领域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质量•民生•发展,同时设置了几个议题,非常契合当前工程质量的形势。结合论坛主题,在这里特别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确保住宅工程质量
     住宅工程质量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反映曝光的问题也较多。在以民生为主题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把住宅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意义特别重大,责任也特别重大。要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管理,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特点,调整充实监管力量,加大监督巡查力度,切实保证质量,真正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好。要加快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集中力量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着力消除影响住宅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和隐患,坚决防止类似上海倒楼等事故的再次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迈入了一个大发展、大建设的时期,目前全国17个城市在建线路共计1317公里,到2015年还将规划建设2495公里,总投资近1万亿元。地铁工程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最近一段时间,西安、南京等多个城市连续发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形势非常严峻。因此,要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落实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方案论证制度,提高工程施工监控量测水平。要着力增强地铁工程质量监管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和擅自压缩合理工期的机制,切实保证工程合理工期和造价,切实保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
     (三)确保扩内需投资工程质量
     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两年内增加投入并带动地方投资4万亿元,重点用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强扩内需投资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将为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成功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防止偏面追求建设速度而忽视科学建设的倾向。对于深基坑、超高层、大空间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要注重设计和施工方案论证,强化施工图审查,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重点部位施工质量的监管,确保主体结构安全。要继续做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工作,坚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保质保量地把恢复重建任务完成好,为灾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志们,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做好工程质量工作,需要我们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需要我们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的积极参与、积极行动。我们相信,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通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建筑业企业的共同努力,通过工程质量战线上全体同志的扎实工作,我们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创我国工程质量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
关注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