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踏歌前行--歌山集团匠人志

  • 来源:
  • 点击量:12,227
  • 发布时间:2018-09-20
  • 分享到: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书写了一篇篇时代传奇,谱写了一首首壮丽诗篇。
  彼时,创业已15年的“匠人”——歌山集团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曙光,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并在未来40年的时间里绘就了宏伟蓝图。
  开拓进取的匠人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1982年,东阳第一个乡镇级建筑公司——东阳县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歌山集团的前身,也是歌山步入发展正轨的重要一年,实现了工程队到企业的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扩大,公司创始人何品苏带领企业乘势而为,锐意进取,积极进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作为一家社办集体企业,公司将企业利润全部上交公社的做法,改为为将企业利润的30% 上交公社,70%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这一改革可以说是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提升了公司管理自主权,激发了公司发展活力。
  此后,歌山的迎合市场和发展的改革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深入。
  为了提升企业效益,公司在杭州节能站宿舍和实验楼工程项目开始实现行“包工包料”承包工程试点。结果九个月竣工,工程质量“全优”,经济效益比包清工翻番。这是公司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
  1982年,公司承建的浙江商学院干训楼(桩基础、框混6层、最大单体6697平方米),以提前一半工期9个月竣工、质量全优而名声大噪。浙江省建工局召开现场会,提出向东阳歌山学习的口号。
  1983年,公司派送9名员工赴北也门参加总统府建设,开创了东阳建筑业劳务出国的先例。
  1985年,东阳县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更名为浙江省东阳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1987年,公司被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协会评为“国家先进集体建筑企业”。1990年,公司承建的杭州电冰箱总厂综合楼工程获首届“西湖杯”优质工程奖。
  在激流勇进的80年代,歌山集团在何品苏的带领下抓机遇拓市场,抓质量取信誉,抓管理出效益,抓投入上规模,抓人才求发展,使公司日益发展壮大。到80年代末,公司已具有3149万元自有资产,员工6000余人,业务范围从浙江延伸至上海、江西、贵州等省市,形成了建筑安装、装饰装璜、房地产开发、建材贸易、工业和综合服务等以建筑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格局。
  与时俱进的匠人
  90年代,公司在浙江乃至全国已颇具名气。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时任东阳四建总经理何品苏决定在公司实行内外并重的发展模式,既抓市场又抓内部管理变革,积极推进企业科学化管理。就此,一家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企业,实现了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按照当时时髦的说法就是,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
  为了企业尽快转变角色,公司从企业体制、机构设置、制度、资质等入手改革。
  1992年,东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转为城镇集体企业。1994年,以东阳四建为核心组建浙江歌山建筑集团公司。公司首次以歌山名称出现,“歌山”品牌就此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外界对公司的印象和认知,促进企业市场品牌化发展进程。
  公司积极转变经营思路,把业务承接重点转移到高、大、难工程上来,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创优质名牌。
  现代化企业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1994年8月,公司将原来的八个办事处改设为八个分公司,这直接推动了向现代化企业接轨,企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扩大。
  90年代初,公司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招收了一批项目技术骨干为公司正式员工。当时,在大多人看来,城镇集体企业编制内的员工都是铁饭碗、香饽饽,很多人梦想进入体制内。回过头看,这可以说是公司一个非常大胆、开放并具智慧的正确决策,为公司下一步发展和“以质兴企”之路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诚信务实的匠人
  改革开放的浪潮让像歌山一样的逐浪者收获颇丰,市场对于规模、数量的追求越来越疯狂。
  但,对于匠人来说,精工细作才是本心。诚信和质量永远是歌山作为一个匠人的主题。
  21世纪初,歌山再次迎来深度变革。彼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国内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就此,时任歌山建设集团董事长何品苏和歌山建设集团总裁何向全共同提出了“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传统的要素竞争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转变、从追求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向努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转变、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向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转变”的“四大”转变主题。这也是引领歌山10年发展的重要理念,直接推动歌山发展模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
  这一时期,歌山求稳、求大、求质量、求效益,围绕“争优创牌提效、做大做强企业”的战略目标,积极拓展新兴、高端市场,强化质量安全管控,加大争优保质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视人才引进,基本实现了“四大”转变。
  对于诚信、质量、安全的重视,以及有效改革企业也取得了不俗的回报,歌山“豪迈如歌,诺重如山”的企业精神受到社会肯定,歌山“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理念和实践受到行业的赞赏,“歌山造”受到业主如认可。更是在2009年,首次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鲁班奖”。2012年,公司业务承接、完成建安产值双双突破百亿。
  创新发展的匠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引领中国深化改革。此次改革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关键一步。
  歌山集团应声而动,应时而为,也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序幕。
  新时期、新形势下,歌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何向全弘扬歌山“豪迈如歌,诺重如山”的企业精神,秉承何品苏同志开拓进取、诚信务实的创业精神,引领企业加快变革步伐,围绕“以诚立业、以质兴企、科技创新、品牌强企”的经营宗旨,以“强优势、增亮点、补短板”为工作突破口,从管理提升、结构调整、模式创新、品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2015年,歌山集团企业愿景从“成为国内国际著名建设集团”升级为“以建设为主导的现代服务型企业”。更高的格局、更高的定位,歌山再出发,将匠人的创新精神注入改革思维,努力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从传统建筑商向服务集成供应商转型。
  在管理创新上,歌山坚持“市场就是现场,现场就是市场”管理理念,积极推进区域公司标准化建设,转变生产模式,并在2015年将全国各区域(分)公司调整划分为七大标准化区域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地域命名升级为数字命名,以此激活区域发展活力。
  在经营创新上,歌山集团实施“大客户”战略,与万科、绿地、保利、中海、碧桂园等20多家大型品牌房企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并依托资质和资源优势,强化房建领域承接质量,积极参与了公建、市政、水利水电、环保节能项目,及高、大、难、新、特、尖类项目,形成了业务丰富、多层、中高端的局面。
  在模式创新上,歌山集团致力于以模式创新升级带动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提升。积极推行直营项目,参与工程总承包、PPP、EPC等新运营模式,并投身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
  在科技创新上,歌山建设集团以省级技术中心为依托,围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创新链条环节,打造“产、学、研”等合作平台,与高校、科研所等单位合作,推动研发、设计、施工及生产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支持。
  在海外市场上,2015年,歌山建设集团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成立了歌山建设集团(泰国)有限公司,承接了泰国希尔帕克恩艺术大学项目,积累管理施工、团队培养、合资合作等海外经营业务经验。
  借着改革的东风,40年,歌山集团勇立潮头,破浪前行,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国内知名,从1978年只有十多万利润的小建筑队,到以建筑为主导,涉及房地产开发、酒店旅业、教育、现代观光农业和金融投资等为主营业务,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的华丽转身。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歌山集团创业54周年,歌山集团“六三规划”开局之年。歌山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不忘初心,踏歌前行,努力开创新时代下歌山深化改革新局面。(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朱杰)

×
关注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