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排列整齐的新楼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的职工搬进设施齐全的新家——京苑小区,小区里有敬老院、幼儿园,餐厅、商店、菜市场方便快捷,一期全部入住约1200人,二期入住400户约1600人,其中90%以上是维族群众,在宽敞明亮的新家里一位叫的巴希罕维族老大妈用一双巧手编织着地毯也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皮山农场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和田地区皮山县城东北20公里处,土地总面积34494.5公顷,皮山农场始建于1955年,隶属农十四师。2011年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带着光荣的使命来这里承担首都援建任务,刚来时这里满眼都是黄沙,三年后在这里崛起了一座新城,过去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农场职工都住土坯房,现在他们住进了首都援建的新楼房。
从和田市一路向西走315国道200余公里,然后再向北行驶40余公里,历时3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由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负责援建施工的兵团农十四师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一期、二期,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感恩的名字——京苑小区。
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位于公路两侧,其中一期工程由7栋住宅楼、一座敬老院和一个配套公建组成,二期工程则是由23栋住宅楼、幼儿园和两个配套公建组成。“老百姓对咱们建的房子非常满意,你们要多拍一些照片,这可是咱们的‘杰作’啊!”项目部经理王平告诉记者,看得出来,老百姓的肯定让这位曾经在这里吃了近40个月风沙的项目经理在心理上找到了安慰!
来到已经建成的京苑小区,30余栋整齐划一的五层现代住宅楼成为整个皮山援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颇有些北京社区的味道。进入楼内,房间里进行了简单装修,格局简洁大方,地板砖明亮可鉴,洗手间雪白的冲水马桶、洗脸池一应俱全,整个房间采光极好!“当地老百姓在咱们建的时候,经常过来看,有时候他们也经常问咱们,说看到城里亲戚家的楼那么漂亮,厨房、厕所内的洗菜池、洗脸池全都有,问咱们这里到底有没有这些,能不能建成那样的。”王平告诉记者,“对于皮山老百姓提出的各种要求,我们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就拿厨房来讲吧,之前咱们施工图纸设计上没有洗菜池,后来和当地老百姓沟通,他们要求加上,咱们则根据他们的想法在厨房内特意装上了洗菜池,可以说,这里的卫生洁具一次到位。”其实,作为北京援疆“交钥匙”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更多的则是注重人性化施工,像类似这样的图纸变更,项目部还做了很多。“要说图纸变化最大的,则是皮山敬老院工程。”王平告诉记者,跟随他,记者来到已经建好的皮山敬老院,“原来的皮山敬老院在图纸设计上,高度相对较低,无论从采光上来讲还是从舒适度上来说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高度,咱们连着近两个月没敢支模板,积极跟设计单位和当地政府沟通,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想法,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拍手称赞!”
作为援疆工程,事关‘民生中的民生’,不仅仅是要考虑到人性化施工,更要严把质量关。进场伊始,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便第一时间建立了项目部、劳务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层级,确保做到现场管理无“真空”;并先后组织工人分阶段开展了8次针对性突出的专项质量培训活动;此外,项目部对质量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联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和“样板制”,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不留任何质量隐患。“除了常规做法之外,我们在内部质量评比体系中引入用户评价机制,寻求当地群众、用户的监督,通过他们来为工程各栋号进行公开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王平告诉记者,“在皮山一期结构施工期间,有个瓦工班组因为赶进度忽视了墙体的质量,对质检员下的返工令又拒不执行,后来经过农场群众的公开评价,他们所负责的这段墙体评价最低,班组长感觉非常没有面子,会后不仅主动拆除了那段墙体,而且及时返工并接受了处罚,现如今这栋楼还成为咱们这里的样板栋号。”
现在这里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首都援建盖的房子,咱们老百姓放心!。”2013年12月,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工程二期如期竣工,与此同时进行销售的还有周边同时建起的住宅小区。“当地老百姓买房的时候,一听说是北京建工盖的房子,都抢着要!”王平谈起当时的情景,话明显多了起来。“他们是一直看着房子建起来的,过程之中也经常跟咱们沟通,关键还是看中了房子的质量。但住房数量毕竟有限,买房的老百姓却很多,往下分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分,最后只能通过抓阄的办法来决定,抓到阄的兴高采烈,抓不到的就只能买周边其他的房子。
老百姓的这一举动让所有援建者备感欣慰,直言三年来所付出的艰辛与劳累都是值得的!在面对恶劣的自然因素、难以沟通的语言环境和建筑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喊一声苦说一句累,有些从北京来的新学生甚至来到皮山农场几个月之后一次都没有去过和田,也难怪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并不奢望回北京,奢望去一次和田就心满意足了!现如今,付出得以回报,该援建工程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和建筑长城杯。(供稿人 崔瑞清)
从和田市一路向西走315国道200余公里,然后再向北行驶40余公里,历时3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由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负责援建施工的兵团农十四师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一期、二期,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感恩的名字——京苑小区。
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位于公路两侧,其中一期工程由7栋住宅楼、一座敬老院和一个配套公建组成,二期工程则是由23栋住宅楼、幼儿园和两个配套公建组成。“老百姓对咱们建的房子非常满意,你们要多拍一些照片,这可是咱们的‘杰作’啊!”项目部经理王平告诉记者,看得出来,老百姓的肯定让这位曾经在这里吃了近40个月风沙的项目经理在心理上找到了安慰!
来到已经建成的京苑小区,30余栋整齐划一的五层现代住宅楼成为整个皮山援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颇有些北京社区的味道。进入楼内,房间里进行了简单装修,格局简洁大方,地板砖明亮可鉴,洗手间雪白的冲水马桶、洗脸池一应俱全,整个房间采光极好!“当地老百姓在咱们建的时候,经常过来看,有时候他们也经常问咱们,说看到城里亲戚家的楼那么漂亮,厨房、厕所内的洗菜池、洗脸池全都有,问咱们这里到底有没有这些,能不能建成那样的。”王平告诉记者,“对于皮山老百姓提出的各种要求,我们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就拿厨房来讲吧,之前咱们施工图纸设计上没有洗菜池,后来和当地老百姓沟通,他们要求加上,咱们则根据他们的想法在厨房内特意装上了洗菜池,可以说,这里的卫生洁具一次到位。”其实,作为北京援疆“交钥匙”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更多的则是注重人性化施工,像类似这样的图纸变更,项目部还做了很多。“要说图纸变化最大的,则是皮山敬老院工程。”王平告诉记者,跟随他,记者来到已经建好的皮山敬老院,“原来的皮山敬老院在图纸设计上,高度相对较低,无论从采光上来讲还是从舒适度上来说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高度,咱们连着近两个月没敢支模板,积极跟设计单位和当地政府沟通,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想法,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拍手称赞!”
作为援疆工程,事关‘民生中的民生’,不仅仅是要考虑到人性化施工,更要严把质量关。进场伊始,北京建工集团四建公司便第一时间建立了项目部、劳务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层级,确保做到现场管理无“真空”;并先后组织工人分阶段开展了8次针对性突出的专项质量培训活动;此外,项目部对质量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联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和“样板制”,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不留任何质量隐患。“除了常规做法之外,我们在内部质量评比体系中引入用户评价机制,寻求当地群众、用户的监督,通过他们来为工程各栋号进行公开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王平告诉记者,“在皮山一期结构施工期间,有个瓦工班组因为赶进度忽视了墙体的质量,对质检员下的返工令又拒不执行,后来经过农场群众的公开评价,他们所负责的这段墙体评价最低,班组长感觉非常没有面子,会后不仅主动拆除了那段墙体,而且及时返工并接受了处罚,现如今这栋楼还成为咱们这里的样板栋号。”
现在这里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首都援建盖的房子,咱们老百姓放心!。”2013年12月,皮山农场棚户区改造工程二期如期竣工,与此同时进行销售的还有周边同时建起的住宅小区。“当地老百姓买房的时候,一听说是北京建工盖的房子,都抢着要!”王平谈起当时的情景,话明显多了起来。“他们是一直看着房子建起来的,过程之中也经常跟咱们沟通,关键还是看中了房子的质量。但住房数量毕竟有限,买房的老百姓却很多,往下分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分,最后只能通过抓阄的办法来决定,抓到阄的兴高采烈,抓不到的就只能买周边其他的房子。
老百姓的这一举动让所有援建者备感欣慰,直言三年来所付出的艰辛与劳累都是值得的!在面对恶劣的自然因素、难以沟通的语言环境和建筑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喊一声苦说一句累,有些从北京来的新学生甚至来到皮山农场几个月之后一次都没有去过和田,也难怪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并不奢望回北京,奢望去一次和田就心满意足了!现如今,付出得以回报,该援建工程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和建筑长城杯。(供稿人 崔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