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海举行进一步深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宣贯动员大会。从3月1日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
《实施办法》聚焦上海社会投资项目,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出多项改革举措,着力打造上海营商环境新亮点、新高地。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上海施工许可全过程审批涉及23个环节,耗时279天(自然日)。对比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上海各区审批部门、各区政府深入企业,排摸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发现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时间长”等问题。由于很多投资项目涉及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核,改革需要对审批环节和时间同步优化。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营商环境,通过采取“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提前介入、告知承诺、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等举措,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审批成本,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据了解,此次审批改革的对象为上海新建、扩建、改建的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使用自有资金且国有资产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除外)。
据上海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后,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和技术特别复杂等项目外,该市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工业项目”(指104个规划产业区块内的工业项目,易燃易爆等特殊工业项目除外)、“小型项目”(指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建设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划分为三类,从取得土地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改建、扩建项目从获得规划设计条件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
聚焦开工前审批流程——最短15个工作日
改革前,所有项目“一刀切”,审批时间较长。改革后,实行分类审批,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分别不超过15个、35个、48个工作日。根据《实施办法》,设计方案审核阶段征询的审批部门由7家减少到3家,取消了总体设计文件征询,消防、抗震、民防等5家审批部门在施工图审查阶段实行数字化“多图联审”。各市区审批部门都在联审共享平台进行审批。在不改变现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前提下,由5家审批部门按照其法定职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同一审图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其中的消防设计、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设计、抗震设防专项设计(超限高层除外)等事项进行统一审查。
改革后,审批的两个主要环节——设计方案和施工许可环节,分别由两部门牵头。其中设计方案环节由该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设计方案批复;施工许可环节由该市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主要包括施工图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手续;涉及的征询事项,各相关部门原则上只能选择一个阶段审查,确保“两个环节以外无审批”。
《实施办法》明确,各部门应当在各环节规定的时限内,依法对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文件出具审批(审查)意见。各部门逾期未出具审批(审查)的视作同意,造成的后果由相应部门承担。
据悉,本次改革聚焦的是开工前的审批流程,竣工验收环节的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接下来将逐步实现社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的全流程,并将覆盖其它投资类型的项目行政审批。(建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