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离不开有序的组织协调、各方齐心协力,更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遥感卫星、无人机、救灾机器人等等,无不显现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裨益。
“天眼”一目了然
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观测卫星和海洋观测卫星三大类,可以从太空为我们提供精准的地表影像数据。我国的“遥感”系列卫星、日本的“大地”系列陆地观测技术卫星等都是这类卫星。美国更是遥感卫星的先行者,全球首个气象卫星、首个陆地观测卫星和首个海洋观测卫星都是美国发射的。
在全球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救灾都离不开遥感卫星发挥的“天眼”作用,各国也竞相开发遥感卫星,对地球进行全方位监测。同时各国也根据《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等加强了国际合作。
云南鲁甸地震后,有关部门共调集国内外18颗遥感卫星,其中高分一号、资源三号、实践九号等5颗国产卫星参与了对鲁甸地震灾区的应急观测,获取了鲁甸地震区域大量卫星影像数据,为排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
2010年初海地大地震后,多家航天机构的20余颗卫星参与了救援工作,包括日本陆地观测卫星、法国斯波特 5卫星、加拿大雷达卫星、美国世界观察卫星和快鸟卫星以及欧洲遥感卫星和环境卫星。
2013年9月巴基斯坦发生地震,我国高分一号卫星就为巴方提供了地震灾区的影像数据。
航拍无人机参与救灾
航拍无人机体积较小,易于操控,机动性能好,对起降条件要求较低,飞行成本低,生存能力强,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侦察拍摄任务。地震后很多地区道路不通,气象条件不佳,因此在地震救援中无人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云南鲁甸地震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使用无人机在堰塞湖上游多次航拍,获取了堰塞湖局部地区影像和高清视频数据,可清晰判读出房屋道路损毁、山体塌方、堰塞湖水位等情况。武警部队的四旋翼无人机也多次起降航拍,及时获得了灾区航拍影像资料,为确定救灾重点、选择救援路线、搜救转移群众等及时提供了信息参考。
在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几次较大地震中,无人机越来越频繁地派上用场,成为地震救援的“常客”和“标配”。在国外,无人机也充当了灾难搜救和信息收集的急先锋。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无人机也派上了用场。由于核事故后辐射泄漏情况严峻,人员难以靠近,因此日本派出了无人机到事故地点进行了具体调查。美国也派出“全球鹰”无人机协助日本进行现场调查。
机器人救灾当仁不让
人毕竟是血肉之躯,肉体总有疲乏的时候,而机器人则不会。机器人能替代人类做的事情太多了,在灾难搜救方面,机器人当仁不让。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应国家地震应急救援搜救中心邀请,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和旋翼无人机都投入到灾后搜救工作。可变形搜救机器人能在废墟中蜿蜒蛇行,并在越过各种障碍时自主变形。通过红外夜视装置和拾音器等设备,它可变形搜寻废墟下面的幸存者或勘查废墟内部结构。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日本上演了“机器人总动员”,高校、企业纷纷提供各类机器人参与救援,美国也在福岛投入了4种机器人进行核事故救援。东京大学派出的机器人进入了核电站机组,用于稳定冷却系统等;京都大学派遣的机器人则主要进行水下残骸监控和尸体搜索,机器人可潜入危险区域,执行潜水员难以完成的任务。在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中,韩国研发的多关节机器人“机器螃蟹”也下水搜寻。(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