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为民固本安生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点击量:462,432
  • 发布时间:2019-09-03
  • 分享到:

  2014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和项目负责人姓名。

  这个办法可以称为现代版的“物勒工名”。“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其实质就是一种质量责任体系,要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必须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设立永久性标牌目的是成为百年名作的颂碑,让更多的建筑精品与建造者一起传之不朽。

  这是我国完善建筑质量和安全制度的一个范例。

  我国在建筑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采取的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企业自检自评的质量检查制度。改革开放后,自检自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4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全国各省、市、县陆续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站,逐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监督队伍,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实行强制监督管理,从而形成了“施工单位自检、建设单位抽检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

  1993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发布后,国家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扩展。实施“核验制”,对常见质量通病的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投诉逐年减少、房屋垮塌事故逐年下降,新世纪以来基本杜绝了房屋垮塌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基础。建设工程质量由等级核验制转为竣工验收备案制,进一步厘清了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中共中央 国务院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等则进一步完善了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建筑安全管理,也同样经历了从行政命令和指令的形式向制度和法规管理方式的转变。

  1984年,我国建立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此后,随着《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及《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一批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实施,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法规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200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行,确立了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基本体制,明确了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并对执法监管的手段、措施等作了相应规定。同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颁布,确立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2007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施行,进一步规范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机制,完善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程质量总体受控、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方面,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提升了施工安全保障能力,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工作成就。

  传承“工匠精神”——重视质量安全是我国的历史传统

  2017年10月,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的武汉长江大桥迎来了60岁生日。如今,这座我国首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每天有300多列火车、10万余辆汽车通行;60年的时间里,它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碰撞,依然巍然挺立。2017年4月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重大病害,无变位下沉,24805吨钢梁和8座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

  如此过硬的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2017年,年近九旬的赵煜澄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955年他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有一个细节让他记忆犹新,从中可看出当年施工的严苛:大桥钢梁拼装两个月后,有的铆钉出现松动,原来是铆钉与铆钉孔之间有了1毫米间隙。于是,钢梁拼接当即停工,先期铆合的1万多颗铆钉全部被拆掉,直至4个月后新的铆钉完全填满眼孔、间隙小于0.4毫米,且试验结果高出国家指标5%时,相关工程才重新启动。

  这种视工程质量为天的精神,我们在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上见过,在李春建造的赵州桥上见过;也在茅以升设计的钱塘江大桥上见过,也在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上见过;更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十大建筑”上见过——这其中闪耀的是“工匠精神”的光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有信仰的踏实和认真,需要人们树立对工作执着热爱的态度,对所做的工作、所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建筑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对建筑业提高工程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987年4月,原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发布决定,设立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以下简称“鲁班奖”)。2008年6月,此奖更名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截至2017年11月,共有2000多家企业承建的2246个工程项目获鲁班奖,109项获鲁班奖(境外工程)。

  鲁班奖创立30多年来,广大建筑业企业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鲁班精神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建筑业的水平,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天翻地覆的巨大发展变化。

  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科技创新是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

  2019年8月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袭击上海,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防风抗台的阻尼器开始运作。

  上海中心大厦的阻尼器名叫“上海慧眼”,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开发的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风阻尼器。位于上海中心126层的“上海慧眼”,是个重达1000吨的“超级巨无霸”,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摆式阻尼器质量块。这是一种削减强风下高层晃动的专业工程装置: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一个巨型复摆,它会向主体结构晃动的反方向摆动,能消减大楼晃动。

  8月11日,“利奇马”离沪北去,“上海之巅”安然无恙。

  科技进步是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石。建筑业改革开放最为显著的成就,应该是建筑科技的进步。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快速、成套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新型材料,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创新、改造和完善。建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工程建设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造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复杂地质、周边环境条件下系列工法成套施工技术,高风险工程体系化管控技术以及盾构装备制造产业化,轨道交通全自动智能运行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造技术、工程装备、系统设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从国际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数字化、智能化的研发和应用稳步推进,逐步在国际同行中占领新高地。

  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工程普遍实行抗震设防,取消不设防区,7度设防区增加到国土面积的58%。汶川灾后重建工程经受住了九寨沟7级地震的考验,相比2013年芦山7级等历史同级别地震,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明显减少。减震隔震技术发展加快,云南、新疆等地震高烈度区建成一批学校、医院减震隔震建筑,全国累计建成减震隔震建筑近6000栋,大大加强了学校和医院的安全保障。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安全生产的融合日渐深入。“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一站式VR安全培训体验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云平台”、“建筑施工企业实名制安全准入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的落地实施,为安全管理带上了科技创新“防护罩”,“智慧工地”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效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历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完善了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入场安全教育等制度,全面开展了3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大力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对于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而工程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筑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保证了工程质量持续稳定提升和建筑行业安全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力推进了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初心不变,未来可期。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为民固本安生。

×
关注yabo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